0716-5395425 | 0716-5395325 |
数字经济时代,软件定义一切。近年来,宁波在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下足了功夫——去年10月,宁波宣布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今年5月,又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列入“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发展软件,成为宁波产业发展的新抓手。
目前,宁波软件主打工业软件这张“王牌”,同时,在细分垂直领域培育出了一批佼佼者。宁波匀视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姜太公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太公工友”
用软件解决农民工讨薪难
上月底,位于江北区通惠路185号一个空调配件铜管件生产线项目现场,两组“小钢炮”引起了工人们的热议,在略显朴素的施工环境里,这几个小东西显得格外新奇。
随后,工人们被告知,只要下载一个叫“太公工友”的APP,以后就能快速查询自己的工作出勤情况与薪资发放。原来,这几个看似普通的“小钢炮”是动态人脸识别器,其背后链接的就是姜太公网的“太公管工”工地实名考勤系统。而这个系统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解决农民工讨薪难这一建筑工程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宁波匀视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太公网创始人姜正荣20年前就进入了工程业,创业的第八个年头,他遇上了破产危机——一笔大约600万元的钱被上家拿走,差点使他陷入绝境。
“连我这种有点人脉的‘包工头’尚且如此,再往下那些工人们的血汗钱又谈何保障呢?因此,我的初心就是开发一套规则合理、程序透明的工程款支付系统,来解决这个顽疾。”
酝酿了整整七年后,姜太公网在2015年正式走入公众视野。
“过去工人群体往往人员复杂,难监管,先干活后领钱是包工头们保障自己利益的一种措施。这种情绪层层往上,就成了一个‘行业怪圈’。”在姜正荣看来,漫长的支付链条和缺乏互信的行业背景是弊病形成的主要原因,破题也必须从这两点出发,“这个行业正在被技术重新‘教育’,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特别是智能手机等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这个业态将会得到改变。”
AI+大数据改变行业
“太公管工”是姜太公网的业务模块之一,在最近3个月,这套系统陆续推广到全国800余个工地中,服务于近20000名工人。
王师傅是工地里的“老人”了,对于这个“新玩意儿”表现出了十足的热情:“手机上就能查看自己的工时记录,包工头也不好赖账。听说以后如果有纠纷,这些记录还能作为有关部门的处理依据,给我们省了很多麻烦,干活也更踏实了。”
有了“小钢炮”的硬件支持,姜太公网后台利用人脸识别、数据对比等技术,使工人劳作信息有理有据,薪酬发放也少了推诿借口。这只是姜太公网建立互信生态的第一步,追根溯源,还是想让工程款项的流动程序做到公正透明。
“‘姜太公’要做的是工程界的‘支付宝’,用来解决工程各方的信用问题。明确记录是基础,击穿以往工程项目漫长的支付链条、规范行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姜正荣比喻道,“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后,工程款不再直接进入施工单位的口袋,而是放在银行开设的由多方监管的‘保险箱’(银行专户),支付链条上的每一个主体都能通过手机看到这笔款项的流动情况,就能避免许多人为管理的缺陷。”
除此之外,“姜太公”还将利用AI技术对施工单位进行考核,跟踪平台对接项目开展进程,项目结束后,其完成情况会影响最后企业的诚信评级。如此一来,让整个工程行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据了解,目前姜太公平台入驻用户超过62万,其中,工程施工企业43万多家,监理设计咨询等企业6万多家,设备材料商2万多家,劳务企业施工队近7万家,已在全国多地部署使用。
除了姜太公,宁波还有一大批垂直行业的应用软件在近年相继崛起,如搜布、生意帮、海上鲜、世贸通等,它们在为宁波软件业助力的同时,也为宁波传统制造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在这批企业的带动下,今年1-5月,宁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高于全国增速5%以上。其中,软件产品和服务收入增长较快。软件产品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6.39%;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28.8%。距离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3000亿元规模的目标,又进了一步。